真诚面对孩子需求,不与孩子较劲的父母,会发现孩子的内心是那么的纯粹,那么的容易满足。咨询过程中遇到一位全职妈妈4岁的儿子,性格内向,胆小。他从不和任何人打招呼,也不愿意和别人分享零食或玩具。因为长期限制吃巧克力,儿子对巧克力上瘾。后来母亲自省,决定彻底放开限制,去香港买了一行李箱巧克力。孩子一开始不敢相信,问妈妈,这些都是给我的吗?妈妈确认都是给你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结果孩子一路主动和出租车司机聊天,在电梯里和大家打招呼,主动分享,开心得像只麻雀。
一盒巧克力会给孩子们带来天堂般的快乐和充沛的能量流。对孩子来说,快乐不在于价格标签,而在于被父母充分看到和回应。在网上看到一句很好的话:如果我能吃2块巧克力,你会给我10块,剩下的8块会说:我爱你。童年长期的被剥夺感逐渐固化成一个内心的黑洞,而成年人的黑洞才是真正难以填补的。成人黑洞还是可以通过自我意识来治愈的。如果你把最坏的想象投射到孩子身上,通过压抑孩子的欲望来传递自己的匮乏之痛,称他们为好孩子,那至少会毁掉三代人。
什么样的父母在童年满足了孩子,什么样的孩子在未来不需要坚持就会流动,有体验更高层次需求的自由。对安全感完全满意的孩子,以后在婚恋中也不敢安分无害;物质上需要父母及时积极回应的孩子,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不会只停留在赚钱的层面;一个各方面都得到充分满足和自由的孩子,自然会绽放出不可思议的绚烂人生。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家和哲学家大多出身于富裕家庭或得到贵族的支持。父母,无论贫富,都可以传递给孩子,你的欲望是美好的,你值得拥有一切最好的东西。那么孩子以后自然会物质丰富,不会执着和奢侈。
Consulting cases
1、一见钟情一见钟情是男人和女人第一次见面并立即坠入爱河。一见钟情的原因一般是每个人在童年时期都有一个理想的异性形象,可能来自童话、小说、影视艺术作品...
Update Article
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嫉妒心理,嫉妒别人拥有或享受我们没有过的一切,进而出现报复、敌意、怨恨、消沉等负面情绪,严重者还会产生破坏性的意图,诋毁所嫉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