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婚姻并不是必需品而是人际关系

发布于:2022/11/10 10:51:19,出自:北京心理咨询机构

婚姻,其实只是一种人际关系。这不是一种本能的需要。不像吃喝呼吸,绝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只是太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有人喜欢辣,有人喜欢甜,川菜成为主流。人家逼着吃甜食的找个川菜馆,办个终身卡。向你求爱的人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救赎的善事,而你却意识到自己只是在用妥协避开了迫害的噪音后,才经历了奔向悲剧的征兆。但那些表现和善的,早就笑着消失了。我们应该逆向思考这些问题,可以正面看到一些道理。比如离婚不代表失败,那么结婚不代表人生成功。那些在无事可做的时候催促别人赶快结婚的人,有一种让人拨乱反正的古怪价值。

为什么那么多人带着悲伤的表情强迫自己的孩子甚至与此无关的人结婚?其实这些人逼的不仅仅是婚姻,他们习惯于把所有的“不同”都逼成“相似”。对于从小就被训练成为了避免灾难就必须是大多数的人来说,与大多数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选择让他们感到恐惧。这些人习惯了集体性交般的规范。如果有人被贴上特立独行的标签,他们会觉得自己有道德义务帮助他让生活重回正轨。这是他们骨子里的一个难点。所以,逼婚的人不是逼你,他们只是过不去自己的坎。他们需要你作为中介来完成自律这一步。明白了这一点,你就知道你说服不了他们,也不要让他们改变你,所以避免是最好的办法。不要抱歉。善良不代表被玩弄。记住,所有强迫你过自己不想要的生活的人都是坏人,不管他们有多善良。他们不会为你的未来买单。当有一天你需要收拾他们对你犯下的错误时,那些人不会出现帮你,他们只会躲在一边,把你的痛苦当成平庸人生中最新鲜的谈资。客观来说,他们不是故意的,是习惯决定了这种生活方式。

知道了这一步,你就会摆脱一些烦恼。然后,做自我评估,看看自己是否适合结婚。是否处于亲密关系中,可以问问自己。那么,什么时候结婚比较合适呢?当你觉得是小事的时候。

中国文化传统语境下的“人生大事”的说辞是如此糟糕,以至于它的宏大叙事几乎把婚姻带来的变化夸大为一种不幸。让人对婚姻充满不切实际的期待或恐惧。大多数人的适婚年龄几乎正好处于自己的过渡期,介于独立和半独立之间。他们还没有完全褪去青春,还没有完全变得世故。他们看到了世界的一些轮廓,却对世界的真实面貌一无所知。这时候就要做出选择,成为“人生大事”,而我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主角。有多少人愿意被置于这种氛围中?

婚姻只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调整,而不是彻底与过去断绝关系,重新植入一个全新的系统。没有什么颠覆性的。你会发现,结婚后,你的思想不会有什么质变,不会再长一个脑袋。所以,等你长大了,你要逐渐让自己知道,婚姻真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当你不再以一种走向神圣、庄严、自我悲喜剧的心态去面对它的时候,才真的是走进它的正确时刻。有意思的是,当你真的觉得这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时,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你成为了一个成年人。结婚一定是两个成年人的事,不是法定年龄,而是心理层面。与规律不同,心理成熟度因人而异,不夸张的说,有些人三十岁了还是个孩子。成年人的意义包括:经济独立,精神自立,为人处事懂得平和,也懂得维护自己的内在人格,有坚定的精神边界,有稳定的价值观,懂得自律的同时懂得享受自由,懂得宽容他人,以恰当得体的方式拒绝自己讨厌的人和事;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要知道是自己在努力争取而不是要求别人去付出。这样的人不会太差。但是仔细环顾四周,真正能达到这些要求的又有几个呢?

中国的文化教育体制形成了一个灾难性的后果,那就是从青年到青春期,从父母、学校到社会,一个人成为成年人的一切迹象都被拼命压制,无论精神上的管教还是身体上的禁欲。但当他们达到公众认可的适婚年龄时,他们就立即成熟了。似乎一夜之间,他们必须成为心智成熟、有责任感的男人和女人。这怎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婚姻中很多灾难性的结局都是这种病变的后遗症。在他们成熟之前,他们被推入一种需要成熟心智的人际关系中。先不提更深层次的灵修,说说最实际的生活。除了北上广这些特殊的移民城市,其他大部分城市的绝大多数年轻人都缺乏独居的体验。他们从出身家庭直接过渡到二人家庭,但独自生活、试错、寻找、自我修正、独自面对现实世界的过程极其重要,几乎是必须的,但这种生活却被人为地完全删除了。有时候是因为经济原因,有时候是因为中国特有的把大人变成小孩的压迫原则。出身世家亲自制造了一些悲剧的根源。让年轻人在没有经历过真正拔节成长的过程下就被抛入婚姻。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式婚姻的很多悲剧都是两个孩子在过家家,而不是两个大人。

婚姻的本质需要反复强调和理解:两个成年人决定一起生活,分享生活。这就意味着,要懂得尊重对方,不要试图把对方变成你想象中的样子,他是什么样子,婚后会是什么样子,也不要幻想婚后他会变成你想象中的样子。那是不存在的幻想,生活应该基于现实,而不是虚构。并且,我们也要明白,宽容和信任不再是概念,而是渗透在琐碎小事中的东西。

作为一种具有约束义务的人际关系,总会有一条不可避免的、平坦的下降曲线。这是另一件你在结婚之初就要做好心理准备的事情。对一个人永远保持强烈的激情是违背生物进化规律的。很多时候,相处都是温柔的。对婚姻的戏剧化想象只会让你在爱与恨之间破碎。那不是生活的真相。从来没有救世主,更别说婚姻了。它不能把你从孤独中拯救出来,也不能让你变得比现在更好。你要做的就是先把自己变成一个成年人,让自己足够强大,然后和一个同样是成年人,内心强大的人一起生活,这样你才能真正的幸福。如果总是一方救另一方,一方依赖另一方,那叫施舍,不叫婚姻。婚姻不是必需品,不是完整人生的象征,不是爱情的坟墓,不是温柔的港湾。是一种人际关系,是生活中的小事。



本文出自:北京婚姻心理咨询北京情感心理咨询北京婚姻情感咨询北京儿童心理咨询北京青少年心理咨询

上一篇:婚姻需两人用心经营而不是简单的说说

下一篇:做好这三点在你的婚恋情感中就会和谐

咨询案例

Consulting cases

北京心理医生谈恋爱中常见的心理效应
北京心理医生谈恋爱中常见的心理效应

1、一见钟情一见钟情是男人和女人第一次见面并立即坠入爱河。一见钟情的原因一般是每个人在童年时期都有一个理想的异性形象,可能来自童话、小说、影视艺术作品...

更新文章

Update Article

北京心理咨询介绍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
北京心理咨询介绍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

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嫉妒心理,嫉妒别人拥有或享受我们没有过的一切,进而出现报复、敌意、怨恨、消沉等负面情绪,严重者还会产生破坏性的意图,诋毁所嫉妒的人。...